猶太人對於彌賽亞繼承人的婚禮,不僅有宗法規定也有婚姻本身的相關規範。王室成員的婚約跟普通的猶太家庭相當不同。按照規定,身為彌賽亞的父母親要在孩子出世之後分居一段時間。猶太宗法甚至規定,國王只能在12月和王后發生親密關係,以確保王室繼承人一定會在最神聖的9月(贖罪月)出生。
耶穌的父母親正是因為這一條規定才得分隔兩地生活。正也是因為這一條規定,當時的猶太人才會有些人質疑耶穌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彌賽亞。萬一王后在12月以外的月份懷孕,她通常會照慣例被送到修道院隱居待產,以避開輿論的紛擾。
這在馬太福音中的記載就是put away privily。馬太福音第一章第19節;「約瑟發現瑪利亞懷孕之後,個性正直的他不願妻子在外面蒙羞,便打算把她安放在隱密的地方 。」
[譯註]中文和合本的翻譯是「把她休了」,這顯然是缺乏背景常識的翻譯。
為了要讓耶穌順利誕生,天使祭司--西緬頒發了一份特別出生許可。當時的西緬擁有大天使加百列的名銜。根據死海古卷記載,大天使(或大使團長)是生活在庫姆蘭的資深祭司,他們還保有舊約聖經記載的頭銜。例如:麥可、加百列、拉斐爾、莎利葉...等等。
至於耶穌和抹大拉的瑪利亞的婚禮,他們倒是循規蹈矩地遵守猶太宗法的規範。瑪利亞也在公元32年的12月懷上第一胎,好讓孩子在隔年9月出生。從王室繼承人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國王就必須和王后分居。如果孩子是男孩,他們就得分居6年;如果是女孩,他們就得分居3年。他們的婚姻要等到復興之日(time of restitution)才能重新開始。
母親和孩子在分居期間會前往類似女修道院的地方生活,而父親則會進入「天堂(kingdom of heaven)」。
這才是真正的天堂
這個天堂其實是位於墨爾德的艾賽尼高等修道院。天使祭司們負責主持入院儀式,受指派的朝聖者領袖(Leader of the Pilgrims)則負責監督儀式。
根據出埃及記的記載,流浪的以色列人跟隨雲的指引前往聖地。雲其實就是朝聖者領袖的頭銜。一旦我們用正確的觀點解讀使徒行傳,我們就會明白耶穌是被朝聖者領袖(雲)帶到高等修道院(天堂)。天使祭司(穿白衣的男子)則向使徒們說,耶穌會在他人間的婚姻重新開始之時(復興之時)回來。
根據希伯來書的記載,保羅有提到關於揚升事件的諸多細節。保羅提到了耶穌在沒有神職人員的名銜的情況下,獲准擔任天堂的神職。他解釋了耶穌是透過約瑟獲得大衛王的猶大王室血脈。這支血脈的繼承人擁有合法的王權,但他們不得擔任神職。當時只有亞倫家族和利未家族可以擔任神職人員。
保羅提到當時耶穌獲得一份特別的許可,並說:「這份許可改變了神職人員的入門資格,因而連法律也要跟著修法。」保羅的言下之意是--耶穌獲准進入天堂的默基瑟德教團。
公元33年9月,耶穌和瑪利亞的第一胎出生。耶穌也按規定進入天堂。
目前沒有記載他們的第一胎是男孩。但考量到耶穌在3年後回來,他們的頭一胎肯定是女兒。根據使徒行傳的時間沿革,耶穌和瑪利亞的第二胎在公元37年出生;第三胎在公元44年出生。第二胎和第三胎相隔的時間長達7年,所以我們可以推論第二胎是兒子。關於第三胎的敘述有一些加密的文字。透過解密,我們知道他們的第三胎也是兒子。
按照死海古卷中破譯的加密經文,新約聖經的加密經文都會預先加註其他的關鍵句。好比說:有耳的人就應當聽。
一旦我們明白這些代碼和比喻,它們在聖經中的意思都是一致的。Thiering博士指出:「 這些代碼和比喻在聖經裡的記載必須是一樣的。」
舉例來說,耶穌在約翰福音中的形象是「神的話語」。 約翰福音第1章第14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用很長的篇幅解釋這個形象和其他經文的關聯。神的話語在路加福音第5章第1節的記載:「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 、 眾人擁擠他 、 要聽神的道。」使徒行傳第8章第14節:「使徒在耶路撒冷 、 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Word of God)。」
而馬太福音「撒種的比喻」傳達關於生育和新生命的訊息--他的種子結實並且增長。既然聖經記載神的話語增長了,有耳的人就會立刻明白耶穌增長了。換句話說,耶穌有兒子了。使徒行傳有兩個相關的關鍵詞。它們記載的時間剛好就是公元37年和公元44年。
重新解讀啟示錄
新約聖經當中曲解程度最嚴重的應該就是聖約翰寫的啟示錄了。啟示錄不僅被教會曲解,這本書本身也跟其他的聖經典籍有很大的差別。
啟示錄記載著許多令讀者毛骨悚然,看似超自然現象的弦外之音。教會刻意曲解這些經文的表面意涵,讓這部典籍看起來像一本警告世人的預言書。但是這本書的書名叫做啟示錄,不是預言書或警告錄。
啟示錄到底要揭露什麼事情?從年份來看,啟示錄記載著發生在使徒行傳之後的故事。其實啟示錄就是記載耶穌、抹大拉的瑪利亞和他們孩子的故事。特別是他們的大兒子--耶穌‧尤斯圖斯(Jesus Justus)的故事。
啟示錄記載著耶穌的婚姻生活和他的親生兒子的出世。這本備受誤解的書並非教會所要我們相信的是某種預言或警示,啟示錄就是名符其實的「啟示」(revelation,也有揭露的意思)。
我們知道:那個年代的施洗牧師被稱為「漁師」,施洗牧師的助手們叫做「漁人」,受洗的對象則被稱為「魚」。原先沒有神職頭銜的耶穌在「天堂」之後成為了施洗牧師,
在晉封神職人員的儀式中,主持儀式的利未派聖所牧師會派遣五餅二魚給受封神職的新進成員。當時的猶太宗法嚴格規定:只有受過割禮的猶太人可以成為神職人員。非猶太人或未受割禮的撒馬利亞人不可能擁有這種特權。
四福音書都記載著耶穌餵飽五千人的神蹟。按照上述的解說,我們就會明白這個神蹟的真相:耶穌在尚未獲得神職頭銜之前就已經打破傳統,帶著「五餅二魚」舉辦非神職人員主持的講道集會。
耶穌除了在成為人父之後晉封神職,世人也經常稱呼他為耶穌基督。基督的英文是Christ ,這個字源於希臘文的Khristos,意思是王。四福音書和聖保羅的書信多次提到耶穌的王者身份。每當我們在禱告最後說:奉耶穌基督的名,我們其實就是在呼喚大衛王的後裔,猶大王國的國王--耶穌。
耶穌在公元33年成為有神職頭銜的牧師國王,他的雙重頭銜在聖杯傳說中更常見被稱作漁師國王(Fisher King)。耶穌的後代都可以繼承漁師國王的頭銜,這個頭銜的繼承權就是聖杯血脈必須延續的最大原因。
抹大拉的瑪利亞在公元44年生下她和耶穌的長子。她在分娩之前因為一樁跟她有關的政治騷動而被流放。她和菲利浦、拉撒路和幾名隨行人員從猶地亞出發,並且依照希律亞基帕二世的安排搬家到位於高廬(未來的法國)靠近里昂的希律家宅邸。
帶孕逃亡的瑪利亞
許多古典、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手稿和藝術作品描繪了瑪利亞的遠行。瑪利亞在法國的生活和事蹟,尤其在普羅旺斯和隆格多克留下的紀錄不僅出現在歐洲的史書,連羅馬教會的禮拜儀式也有所著墨。不過後來梵諦岡下令查禁這些歷史紀錄。
啟示錄記載瑪利亞的流亡。經文不僅記載她當時已經懷孕,也記載羅馬政府對她和耶穌後代的迫害。
啟示錄第12章:「他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他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他生產之後,要吞吃他的孩子。…婦人就逃到曠野... 龍向婦人發怒,去與他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
根據傳聞,瑪利亞把聖杯帶到高廬。耶穌和瑪利亞的嫡傳血脈在高廬開枝散葉,留下300多年的風華歲月。
漁師國王家族的傳世家訓是:在力量之中(In Strength)。這個家訓源於他們的祖先 ,大衛王的曾祖父--波阿斯(Boaz)。 波阿斯名字的意思就是在力量之中。波阿斯在翻譯成拉丁文的時候變成了福第斯(Fortis),接下來又被改成安佛塔斯(Anfortas,聖杯傳說中年輕的漁師國王) 。
我們現在可以回頭檢視聖杯的傳統象徵--裝著耶穌寶血的杯子。
聖杯的真正意涵
上圖是一個大約在西元前3500年製作的一只杯子。我們可以發現,酒爵或杯子自古以來都象徵女性的神聖容器--子宮。換句話說,瑪利亞出逃到法國的時候帶著聖杯(她的子宮)。她和耶穌的小兒子名叫約瑟。
男性的傳統象徵是刀刃或號角,其他常見的象徵包括寶劍或獨角獸。在舊約聖經的雅歌和詩篇, 生育力強的獨角獸象徵猶大王室的血脈。普羅旺斯的卡特里派就是用這種傳說生物象徵聖杯血脈。
公元63年,抹大拉的瑪利亞在普羅旺斯辭世。亞利馬太的約瑟就在同一年於英國的格拉斯頓伯里興建一座教堂,以緬懷這位彌賽亞之后。這座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座地表上的基督教教堂,耶穌‧尤斯圖斯在竣工隔天將這座教堂獻給他的母親。
耶穌二世曾經在公元49年和他的叔叔--亞利馬太的約瑟--前往英國,當時的他只有12歲。他們的旅行啟發了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寫下著名的耶路撒冷讚歌:「那雙腳在久遠以前曾踏上英格蘭翠綠的群山。 」
亞利馬太的約瑟究竟是誰? 為何他可以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全權處理後續事宜?又為何耶穌的母親、妻子和其他家屬會毫不遲疑地接受這名約瑟的安排?
公元900年,拜占庭教會決定宣佈亞利馬太的約瑟是瑪莉亞的叔叔。聖母瑪利亞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是五十幾歲。自從拜占庭教會發出公告之後,關於約瑟的描繪就變得相當蒼老。
在拜占庭教會發出公告之前,約瑟的形象是相當年輕的。根據記載,約瑟在西元82年的7月27號去世,享年80歲。按照這個紀錄,約瑟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那一年才32歲。
其實亞利馬太的約瑟不是別人,他就是耶穌基督的胞弟--詹姆士。他的名銜「亞利馬太」也都跟任何地方沒有關聯。
亞利馬太其實就跟拿撒勒一樣,根本就不存在於耶穌在世的時代。因而約瑟和彼拉多協商要將耶穌埋進自己的家族墓地。
亞利馬太(Arimathea)不是個地名,而是一個世襲的頭銜。它在希臘-猶太文的書寫方法是ha-Rama-Theo。這個字的意思是神聖/高貴的殿下,而且使用的對象跟現代一樣。耶穌是繼承彌賽亞地位的太子。他的胞弟則是儲君--神聖/高貴的殿下。
根據拿撒勒的典章制度,儲君都會持有「約瑟」的王族封號。耶穌的王族封號是大衛,而王后的傳統封號就是瑪利亞。
公元5世紀初期,耶穌和瑪利亞的後代們藉由和西坎伯里的法蘭克人( Sicambrian Franks)聯姻齊聚一堂並且組成了一個全新的王朝。
這個新王朝就是法國的墨洛溫王朝。墨洛溫王朝採用的百合花飾(古人用鳶尾花象徵割禮)後來也成為法國皇室常用的符號。
隨著墨洛溫王朝的世代傳承,其中一個分家在法國南部成立了一個完全獨立的猶太王國:塞普提曼尼亞王國(the kingdom of Septimania),也就是現在法國的隆格多克 。
土魯斯、阿基坦和普羅旺斯的早期王子們都出自彌賽亞血脈。塞普提曼尼亞在公元768年分封給大衛王室。塞普提曼尼亞的伯納德王子後來也迎娶了查理曼大帝的女兒。
漁師國王血脈在高廬還發展出另一個重要的家族分支。墨洛溫王朝的國王繼承耶穌的父系血統。另一個家族的女性則繼承瑪利亞的母系血統。
這個家族就是德阿科斯家族(the House del Acqs)。這些女性則是勃艮第的阿瓦隆王后(Queens of Avallon)。德阿科斯家族的意思就是水的家族。水代表瑪利亞搭船前往普羅旺斯。
了解亞瑟王和聖杯傳說的讀者現在就會徹底明白這個彌賽亞家族到底有多麼重要了:帕西瓦爾在城堡中遇見的漁師國王、阿瓦隆的皇后(關妮薇和摩根勒菲)和蘭斯洛特爵士的家族背景(蘭斯洛特的全名是Sir Lancelot du Lac。du Lac是 del Acqs在英文版亞瑟王傳說中的誤譯)
耶穌的後代們對羅馬教會造成了莫大的威脅,因為他們是拿撒勒教會的正統傳人。說穿了,羅馬教會根本不應該存在,它的本質不過是把各種民間信仰跟猶太-基督教參雜在一起的混合宗教。
耶穌在西元前7世紀出生,他的生日換算成現代曆法是3月1日。他的官方誕辰是符合王室規定和贖罪月的9月15日。而羅馬教會在公元4世紀成立,當時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無視耶穌的正確生日並且將耶穌的新生日訂為12月25日--羅馬官員們熟悉的太陽節。
公元664年,教會的主教們在英國召開的惠特比宗教會議吸納凱爾特文化的復活節 (Eostre)。復活節原本是屬於厄俄斯特女神的節日, 教會的主教卻把這個原本要慶祝春天和生育的節日竄改成慶祝耶穌復活。羅馬教會的主教們竄改復活節的時間,進而切斷它和逾越節的傳統關連。
現代基督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和復活節--其實都是羅馬教會胡謅出來的節日,這兩個節日的日期都跟耶穌沒有關係。我們知道的基督教從以前至現代已經演變成一個四不像的混合宗教。
既然耶穌是基督教的根幹,基督教會就應該宣說耶穌本人的教導,也就是以民為主而且講求公平公正、包容開明的道德和社會規範。但是羅馬教會的信仰並非基於耶穌的教導。羅馬帝國神教的教義是基於主教們的說詞。兩者的教導是天差地遠的。
羅馬教會有幾個要屏棄耶穌教導的理由。其中最主要是因為有彼得和保羅的教導,教會藉此巧妙地迴避耶穌的教誨。前者曾被耶穌及其胞弟詹姆士的拿撒勒教會譴責得一文不值,還被稱為「傻瓜的信仰」。
教宗和大主教們必須把耶穌趕出信仰的第一線,才能維持絕對的統治。
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君士坦丁大帝宣佈他才是唯一真正的救世主,耶穌才不是!
至於羅馬的主教(教宗)們,他們謊稱自己的權柄來自聖彼得,但其實耶穌及其胞弟們的正統彌賽亞地位還留在與羅馬教會平行運作的拿撒勒教會。
羅馬教會制約瑪利亞後人的方式就是抹黑她並且否認她和耶穌的婚姻關係。
那麼耶穌的胞弟--詹姆斯呢?他也有自己的後代子孫。其他幾位耶穌的弟弟--西門、約瑟(Joses )和猶大(Jude)也有各自的子嗣。
就算教會用盡全力偽造聖經故事,羅馬教會終究離不開福音書記載的事實:耶穌就是是聖母馬利亞的長子。因而教會也必須打壓馬利亞身為母親的紀錄。
為了達到目的,教會的主教們把聖母瑪利亞描繪成處女;把抹大拉的瑪利亞抹黑成娼妓。原版的福音書根本就沒有這種紀載。
為了要徹底封印瑪利亞身為人母的事實,教會甚至宣稱耶穌的祖母--安娜也是透過處女懷胎生下瑪利亞。經過長時間的以訛傳訛,這些捏造的教條已經深植民間。不過教會在早期不僅要封堵事實,因為拿撒勒傳道士的女使徒們在凱爾特教會裡有為數眾多的追隨者。
這些女性傳道人包括抹大拉的瑪利亞、瑪莎、革羅罷之妻-瑪莉亞和索羅門之妻-海蓮娜。她們每一位都有開辦學校並且在地中海世界承擔社會上的各種任務。
包括了、
根據福音書的記載:這些女性都是耶穌的女門徒和耶穌母親的密友。她們陪伴聖母度過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那一天。
面對福音書的記載,教會唯一能扳回一城的辦法就是抹黑所有的女性。教會不但拒絕讓女性參與教會事務的權力,還否認她們擁有任何社會地位的權力。於是羅馬教會宣告:所有的女性都是異端.....全是女巫!
為了打壓女性,主教們引用彼得和保羅的話語並且利用他們的教導把羅馬教會變成的偏激的性別歧視組織。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中寫道:「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他轄管男人,只要沉靜。」
彼得在菲力普福音說:「女人不配擁有生命。」主教們還引用了創世紀上帝在對夏娃說亞當的事:「他將君臨於妳。」
初代基督教的神學家--特土良曾針對瑪利亞的追隨著們寫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足以表達羅馬教會的心態:
‘這些異端的女人!她們竟敢如此囂張! 她們竟敢為人師表、參與議論和舉行施洗禮。任何女人都不准在教堂內發言,也不得擔任男性才能擔當的職位--至少在神職方面不得放肆。"
羅馬教會接著出版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一本書:使徒律令。
為了杜撰使徒律令,羅馬教會憑空捏造使徒們在最後晚餐之後的對話。
使徒律令假設抹大拉的瑪利亞有出席最後的午餐。這一點不僅不符合福音書的記載,使徒律令還宣稱耶穌不斟酒給瑪利亞的原因是他看到她在笑!
後來主教們利用這個匪夷所思而且根本是杜撰的假文章宣告:即便瑪利亞可能是耶穌的親密伴侶,女人也不可以在教會中擔任任何職位。因為她們都不正經!
為何教會歧視女性的心態會延續至今?因為教會必須一直抹黑和否定抹大拉的瑪利亞,才不會有人重視她的後代子孫。
儘管教會公然歧視女性,彌賽亞的繼承者們依然在教會的威權體制保有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推動自己的拿撒勒和凱爾特教會並且在英國和歐洲建立了德斯波西尼克王國(Desposynic kingdoms 意指由王者血脈建立的王國 )
對羅馬教會以及由教會扶植的傀儡君主和附庸政府來說,這些由耶穌後代建立的教會和王國猶如芒刺在背。
羅馬教會之所以要成立兇殘暴虐的宗教審判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追捕耶穌的後代。因為耶穌後人信奉的道德觀和社會規範跟羅馬教會規定的內容是南轅北轍的。
這一點在騎士時代特別明顯。中世紀的騎士們要懂得尊重女性。聖殿騎士團的成立誓詞就包括團員們要尊敬聖杯之母--瑪利亞王后。
所有中世紀以前的史書都會記載聖杯家族的每一個故事。自從羅馬教會展開瘋狂的迫害之後,拿撒勒和德斯波西尼克的後裔都被迫要低調行事。
為何羅馬教會要在中世紀後展開怨毒的迫害?因為聖殿騎士團不僅從聖地帶回足以推翻羅馬教會神學的文件,他們還成立了反對羅馬教會的熙篤會(Cistercian churches)
熙篤會可不是普通的天主教修會。 他們打造了好幾座西方世界最偉大的宗教建築,其中包括巴黎聖母院。儘管這些哥德式的大教堂不太符合傳統隱修會的形象,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跟基督教會沒有任何關連。
聖殿騎士團負責出資並且和熙篤會的盟友們合作興建這些宏偉的教堂。這些教堂是獻給抹大拉的瑪利亞的教堂。巴黎聖母院的原文 - Notre Dame,意思是我們的夫人 (Our Lady) 。聖殿騎士團稱呼抹大拉的瑪利亞是世界的聖杯 。
這種做法當然會一竿子打翻所有羅馬教會提倡的教義。主教們的報復手段就是將其他的教堂改成獻給聖母瑪莉亞。
雖然羅馬的主教們把教堂改成獻給聖母瑪莉亞,他們卻嚴格規定這些教堂內的聖母畫像只能描繪她穿藍色或白色衣裝的形象。這種形象代表她在男性專權的神職圈中沒有任何的權力。
抹大拉的瑪利亞則是由世界上幾位最偉大的藝術家為她繪製肖像。她在肖像中穿著紅衣主教的深紅斗篷、拿撒勒高等女祭司的黑袍或象徵豐饒的綠色披風。羅馬教會完全拿這些肖像畫沒轍。
羅馬主教們唯一的做法就是宣稱這些肖像畫是邪惡的異端。由於他們先前已經決定要忽略抹大拉的瑪利亞和她的後裔,所有跟她有關的創作都不屬於羅馬教會的管轄範圍。
梵蒂岡在中世紀將聖杯傳說打壓成異端。羅馬教會甚至透過大公會議要求查禁6世紀的梅林預言。耶穌嫡傳的拿撒勒教會被迫秘密活動。拿撒勒教會有好幾位知名的贊助人,其中包括達文西和波提且利。
當時的教會監控著所有公眾領域的文獻。為了要規避嚴格的審查,聖杯的傳統形象改成隱晦的比喻。它的訊息得透過秘密浮水印、神秘學手稿、塔羅牌和符號藝術傳達。
為什麼聖杯傳說和梅林的預言會成為羅馬教會的眼中釘?
因為這些冒險故事透露了聖杯家族後裔的故事。羅馬的主教們篡奪了聖杯後裔的統治地位並且捏造使徒的傳承歷史來統固自身絕對的權力。
羅馬主教們宣稱的使徒傳承是源自第一代的主教--聖彼得(這種說法流傳到現在),但是任何看過使徒憲典(Apostolic Constitutions)的人就會知道這個說法根本就不對。
彼得從來就不是羅馬的主教,也不是任何地方的主教!根據梵蒂岡的使徒憲典:羅馬的第一任主教是英國的林納斯王子( Prince Linus of Britain-卡拉克塔庫‧潘德拉剛之子) 。聖保羅在公元58年冊封他為羅馬主教,而當時彼得也還活著。
自從12世紀以來,實力強大的聖殿騎士團和他們的修道院一直想讓世人們關注耶穌和瑪莉亞的後裔們。這種舉動對對男權至上的羅馬教會造成了莫大的威脅。
羅馬教會的大主教們知道:如果彌賽亞的後代們取得優勢,他們的權勢就會土崩瓦解。為了根絕彌賽亞的後代,他們成立了殘暴的宗教審判所。任何反對主教統治的人都會遭受宗教審判所無情的迫害。
公元1209年,教宗諾森三世派遣3萬名士兵進入法國南部的隆格多克。
隆格多克是卡特里派(純潔派)的家鄉。據傳卡特里派守護著一種重要的聖物。這個聖物擁有足以推翻基督教的神祕力量。
教宗發起了長達36年的阿爾比十字軍。十字軍在出征期間屠殺了數萬名無辜百姓,但是寶物的下落始終不明。
公元1252年,額我略九世在 隆格多克大屠殺期間成立宗教審判所。宗教審判所的工作是追殺所有支持"聖杯異端"的民眾。教會官方授權對受害者們施加酷刑,接著用火刑處決。
異端邪說是很好用的罪名,因為只有羅馬教會可以決定甚麼是異端。 受害者會被施予虐刑直到他們懺悔。一旦他們懺悔,就會被處決。如果他們堅決不懺悔,就會一直被施加酷刑,直到他們死亡。
其中一種酷刑是把油脂抹在受刑人身上,然後把人架在火堆上炙烤。這種殘忍的酷刑持續超過400年。遭受迫害的對象還擴及猶太人、穆斯林及新教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