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門宗教都有自己的聖書——一般是讚歌、傳奇、神學思考和儀式指導的彙編。基督教的《聖經》與世界上任何其他聖書之間存有一個奇異的差別。基督教主要是西方世界的宗教——歐洲和美洲的宗教,但其《聖經》卻是從東方傳來的。本章所涉及的聖書都是仍然崇拜它們的那些國家的創造,而即便不是這種情況的話,如佛陀喬達摩和瑣羅亞斯德的作品,也都是臨近國家的產物。智慧來自東方,但停留在東方的智慧卻遠不如向西旅行的智慧那樣充滿活力。除了《古蘭經》和錫克教的《聖典》之外,東方的聖書都緣自遠古,有時甚至是生活在許多不同時代的許多人的作品集。
三萬三千個神
按年代順序出現的第一部古代聖書是婆羅門的《吠陀》。印度教民信奉社會習俗和復雜的多神教,即人們所知的印度教,他們構成了印度半島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在種族上,他們部分派生於雅利安人,在世界歷史的初期,這些雅利安人從作為民族搖籃的一座高原跨過喜馬拉雅山來到這裡。當然,如人們所熟知的,歐洲的所有偉大種族——拉丁人、條頓人、凱爾特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和波斯人一樣,都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雅利安人南下的時候,帶來了他們的宗教和文化。當時印度人口已經很多了。結果是種族的混雜,雅利安人在種姓制度中保留了貴族的地位,並發展了一種奇怪的幾乎不可理解的宗教。印度教,是用於稱呼包括崇拜三萬三千個不同的神的製度的一般名稱,幾乎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的神,從而降低了雅利安人於四千年前從北方帶來的純婆羅門教的地位。
大多數宗教都將其建立歸功於一個偉大人物——基督教的耶穌基督,佛教的佛陀,儒教的孔子,等等。印度教和婆羅門教卻不可能追溯到任何一個大師。正宗婆羅門教信奉一種包容一切的精神的存在,叫婆羅門,它是一切生物的原始因和終極目標。因此,開始時,婆羅門教也和伊斯蘭教一樣是絕對的一神教。但是,由於出現了一個抽象的包容一切的神,便產生了第二個信仰,即相信三個主神的存在,它們每個都代表著絕對權威的一個方面。這三位主神就是造物主婆羅門、守護神毗瑟拏(又譯毘濕奴)和破壞神濕婆。根據印度傳奇,第一個婆羅門創造了原始洪水,在洪水中撒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變成了一個金蛋。造物主婆羅門從這個蛋中誕生,他出生後用蛋殼的兩部分創造了天和地。另一個神話說婆羅門生於蓮花,而蓮花又是從毗瑟拏神的身體上長出來的。造物主婆羅門通常被描畫為長著四顆頭、四隻手、留著絡腮鬍子的人。他一手拿著節杖,即權力的象徵;另一隻手拿著書頁,代表著《吠陀》,即我們稍後要描述的聖書;第三隻手裡是取自印度神河恒河的一瓶水;而第四隻手則拿著一串念珠,當然是在祈禱。應該說,婆羅門雖然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但絕不是廣受歡迎的神。在全印度只有四座廟宇是為婆羅門崇拜而修建的,比起地方上供奉的神,他的信男信女也非常少。
種姓
印度社會制度的最重要特徵是種姓制度——這是一個宗教發明。原來只有四個種姓——婆羅門,即僧侶和教士;剎帝利,即武士;吠舍,即農民、商人和地主;最後是首陀羅,即伐木工和抽水者。隨著世代更替,原來的四個種姓分化成數百個小種姓,但都發生了變化:以婆羅賀摩神命名的婆羅門保住了卓越地位。與大多數牧師不同,婆羅門可以結婚,而且一般在種姓內部通婚,他們無疑比現代印度人具有更純粹的雅利安血統。
在今日印度村莊的宗教信仰中,有許多動物形狀的神,數十種護身符——狗牙,鱷魚牙,野豬牙和象牙;精心設計的祭祀儀式和無數種祈禱,除了信仰靈魂轉世和羯磨教義外,原始婆羅門教的信仰所剩無幾。羯磨教義教導說,靈魂要經過在不同身體中的體驗,其體驗的數量是根據肉身行善或作惡的行為而定的,經過這些體驗之後,靈魂最終將從個體中釋放出來,再次融入婆羅賀摩,即無所不包的精神。換句話說,這個教義認為,每個個體的靈魂都像婆羅賀摩一樣,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況都是他前世行為的結果。它認為靈魂可以通過不同的生命形式更新個人的生存,最後“擺脫個體的全部污染,從全部的活動或痛苦中解脫出來”,在無所不包的婆羅賀摩精神中找到永恆的幸福。
記憶的功業
人們一定注意到,儘管有佛陀喬達摩的理想主義教育,儘管有穆斯林征服者合理而成功的改宗,儘管有基督教的傳教工作付出的種種努力,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仍然頑強地存活下來。婆羅門依然是印度人民的教師和傳統的衛道士,婆羅門教徒仍然把《吠陀》詩篇爛熟於胸,那是這些婆羅門教士的祖先在數千年前南下的時候就背誦的聖書。當《吠陀》最終成書時,它們是用現已是一種死語言的梵文寫成的,它與印度各種語言的關係就如同拉丁語之於意大利語,它在《吠陀》中保存下來,恰如拉丁語在羅馬天主教教堂儀式上保存下來。儘管《吠陀》現存的只有手稿,但如我們所說的,自其形諸文字以來,虔誠的婆羅門教徒仍然靠記憶朗誦:“販賣《吠陀》的人,書寫《吠陀》的人,褻瀆《吠陀》的人,都將下地獄。”
毗瑟拏:守護之神
濕婆:毀滅之神
婆羅賀摩:創造之神
這些畫表現的是古代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每個神代表神的一種性質。
“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吠陀》包括四部讚歌和祈禱文,四部解釋這些讚歌和祈禱文的出處和意義的散文集,以及基於詩歌文本的兩部神學論文集。
《梨俱吠陀》中的讚歌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就是說,也許比《聖經》中最早的書還早三百年,但它記錄的宗教信仰卻屬於離我們較近的一個年代,即雅利安人仍然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北部台地的時代,在他們向西遷徙成為現代歐洲人的祖先之前。所以,在《吠陀》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代人所說的話,他們是我們的祖先,在希臘人和羅馬人之前很久就存在了。
下面是摘自《奧義書》的幾段驚人之語,這是《吠陀》中的哲學部分。引語出自LD巴奈特博士的《婆羅賀摩智識》:
用心智構成,以氣為體,以光為形,目的真實,靈魂飄渺,全部功業,全部慾望,全部氣味,全部品味,掌握這一切,無言,無意——這就是我心中的我,比稻米還小,比麥粒還小,比芥子還小,比草蘆子還小,比草蘆子核還小——這就是我心中的我,比地還大,比蒼穹還大,比天還大,比所有這些世界還大。全部功業,全部慾望,全部氣味,全部品味,掌握這一切,無言,無意——這就是我心中的我,這就是婆羅賀摩;我將從他而去。與他一起必無疑慮。
“什麼是我?”
這是氣的領悟造成的精神,心中的內向之光,在外行走,遵循同一路線,穿過兩個世界。他彷彿冥想;他彷彿翱翔。轉身睡去,他超越這個世界,死的各種形狀。
這個初生的精神進入身體,與邪惡混淆:死時他消亡,離開了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