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

耶穌曾到印度學習波羅門教和佛教

周亞輝說明:耶穌的一個最大的門徒,彼得,寫過一本書,上面記錄了耶穌對他講過的耶穌在印度學習的經過。耶穌12歲離開以色列,大約13歲到達印度,先學菠蘿門教4年,後學佛教6年。
   
   附文
   
    聖彼得《水徒福音》摘要: 耶穌印度行
   聖彼得《水徒福音》摘要: 耶穌印度行
    (又稱《水徒行紀》,《彼得福音》)
    譯者:溤馮(天主教徒, 父為烏克蘭人, 母為佛教徒)
    《聖經-約翰福音》16:12 "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 這清楚的顯示出耶穌所知的,遠比他能教給他的門徒的還要多。而且可能指示有些秘密的教義在私下傳授。
 
   下面摘錄兩段內容:
   
   (一) 節錄自:教皇回憶錄完全版《基督的代理人》,教皇首次在書中公開披露了《起來,我們走吧》一書中被隱瞞了的真實情節和相關的經典及資料。
    “1958年的一天,我正在湖上泛舟,忽被紅衣主教召至華沙,受任克拉科夫主教之職。我惶惶然,說道:'閣下,我太年輕了——我只有38歲啊'。★大主教回答說:'請不要違逆聖父的願望吧。耶穌到印度學習釋迦牟尼佛陀的教導時,比你更年輕。此種缺點我們很快便能克服。'大主教親手賜給我《水上門徒行》。這是我第一次得見此經。”
   
   (二)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與《水上門徒行》
   
    2004年法國時報:法國天主教聖地路德,由於歷史上傳說聖母瑪麗亞曾經在此多次顯靈而聞名於世。羅馬梵蒂岡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抵路德聖地朝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30餘萬朝聖者主持彌撒。
    今天天主教的聖母升天節。依照傳統習俗,法國總統希拉克親自到機場迎接教皇。★教皇贈送希拉克一套基督首徒彼得(又稱伯多祿)所著《水上門徒行》。這也是教皇第8次來到法國。他行前曾表示,這次既不是正式訪問,也不是宗教之行,他是以一位身患重病的普通朝聖者身份前往路德。
   
   
   《水徒福音》摘要:
   
    ( 又稱《彼得福音》、《水徒行紀》。因大彼得出身漁夫。在耶穌十字架受難後,各門徒星散,各處傳道,大彼得前往羅馬傳道,被羅馬人逮捕焚死。他的筆記則被門徒收藏,被改名為『水徒福音』(Aquarian Gospel),可說是最早的新約的一部份。其他門徒:馬太、約翰、路加、馬可等各人都是較晚歸依耶穌的,他們各人所記錄耶穌的言行與語錄,後來被稱為四大福音書,與大彼得的福音書,互相銜接。★大彼得所記錄的,是耶穌12歲初次講道以後,直到31歲重返以色列進入耶路撒冷的18~20年當中的一切重要事蹟;一直記到耶穌上十字架。)
   
   目錄:
    耶穌在印度
    耶穌在西藏
    耶穌在波斯
    耶穌在阿富汗
    耶穌在土耳其
    耶穌在埃及
    ………
   
   第一部:第一章:敘述耶穌母親瑪利亞的身世
   
   
   第二部,
   第二章:『施洗』約翰的出生(耶穌的表兄)
   第三章:耶穌出生
   第六章:猶太王下令捕殺新生嬰兒,瑪利亞與丈夫約瑟攜帶耶穌逃入埃及避難。同行者,有姨母伊利沙白及其子約翰(施洗)。
   第十章:約翰與耶穌同在埃及佐安(Zoan)接受教育,師傅是一位隱士伊利胡(EliHu)
   第十章:
   第一、二節:伊利胡教給耶穌知道:『古時候,遙遠的東方,有一種宗教,他們居住和平之中,他們看見內悟的光,他們在智慧之中修行,他們稱為婆羅門。
   第三節:但是婆羅門祭司們肉體慾望太貪婪,他們擅改律法,以作為滿足因欲與貪欲,使貧苦的人民負擔沉重,婆羅門教已經越來越腐化。
   第四節:幸而在那黑暗世代之中,尚有少數的聖者潔身自愛,秉持看偉大的智慧燈光照耀世界。
   第五節:他們保存婆羅門的智慧,你可以在他們的神聖經典中學到那些大智慧。
   第六節:在沙地亞(Chaleada波斯滔古國迦底亞)有一個虔誠的婆羅門,名叫德拉(Terah),住在烏爾(Ur),他的兒子更是虔誠信奉婆羅門教,人們就稱他為『阿婆羅門』(Abram)。他被遣派離開父親,★去開宗成為希伯來民族的祖先!
   .第七節:德拉帶了妻子和兒子,和他的羊群西行,同行還有他的一些親族。來到哈蘭(Haran),德拉死於彼處。
   第八節:德拉的兒子阿婆羅門繼承父親的羊群牲口,率領親族繼續向西方移居。
   第九節:他來到迦南(Canan---即今日以色列敘利亞一帶)地區的摩拉橡林(Oaks of Morah,就設立營幕居留。
   第十節:不久,當地發生了饑荒,阿婆羅門率領牠的親族和牲口羊群,進入埃及,來到肥沃的佐安土地,設營居住。
   第十三節:在佐安,阿婆羅門設立了聖廟,傳授婆羅門教的智慧及天文科學。
   第十四節:他教會了很多人,後來他率家同到迦南地區居住,定居於馬末利平原(Mamre),老死於彼處。
   第十五節:他的一生事蹟及其子孫的事蹟,都載於以色列民族的希伯來聖經之內!
   (這位阿婆羅門,即是舊約中所講的阿伯拉罕Abraham ---本文作者註)經彼得福音一說明,我們就恍明白,★原來希伯來人是婆羅門的子孫!可是基督教與猶太教聖經早已刪除這些記載!)
   第十六節:在波斯,人們尊奉婆羅門教,好比極遠遠東國度的人信奉道教一般。
   第十一章:
   第一節:伊利胡師傅教給耶穌:『印度的祭司都已腐化,婆羅門教已經腐化了,人權已經墮落在塵埃。
   第二節:伊利胡說給耶穌聽:『幸而後來有一位有大能大力的聖人師傅出世,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他放棄了財富尊負和世俗的榮耀,他出家到荒野山林洞穴去修行,後來終於獲得覺悟的大智慧成為佛陀。
   第三節:佛陀教導世人修行佛法以獲昇華的人生,又教世人怎樣尊重他人。
   第四節:佛陀不講那些神祇的律法,他只講人的本性,他的規律只是公正平等,慈悲和公正。
   第五節:伊利胡就說:『我可以引用一些佛陀的教訓給你聽,那都是很有幫助於妳的。
   第六節:『憎恨是一個殘忍的詞語,假如有人憎恨你,你不要理會:你能將他人的憎恨轉變為愛和慈悲善心,尤其是,慈悲是像諸天空一般偉大的』。
   第七節:『人人都應行善,善必滅惡,捨施可令貪鄙羞慚,真實無偽會使錯謬的曲線恢復為直,因為錯謬只不過是歪曲及迷失的真理。
   第八節:『小有邪念者行邪行者,必自招痛苦煩惱,比他腳下的車輪旋轉一樣,必會迴向循環。
   第九節:★『人若能克制自己,就比作戰殺掉一千人都偉大得多。
   第十節:『人若能先以身作則以行所信之道,就是一個完人。
   第十一節:『以德報怨,以恩報仇,別人就不會再行不義,因為愛會淨化心,受可淨化施予者及受施者。
   第十二節:『佛陀的教訓,都記載於印度的佛教聖經群書之內,你應去學習它因為佛語就是神聖的上帝的言語。
   (本文作者註:此一章內各節,均是意譯,並非一字一宇直譯,觀其含義顯然是佛陀所教的八正道內的大意的一部份,由於語又多次轉譯而走了樣子。)
   第十二章:
   第二十二節:伊利胡與沙樂美在埃及佐安的山林,講學了三年教育耶穌及其他學生,一切的學問都有記錄下來在一本叫做『錄』(Lo)的書內,那就是語錄,是有價值的權威書籍。
   第二十三節:瑪利亞,約瑟,伊利莎白,約翰等,全家離開埃及,但是不敢回耶路撒冷,因為希律王雖已死,其子阿凱勞斯為王(Archelaus),仍然在位,十分殘酷。
   第二十四節:他們來到苦海邊上(Bitter Sea)(註:可能是今之死海),他們到達安格地山地(Engedi),休歇在約述華(Joshua)家中,伊利莎白與其子約翰就在彼定居下來了。
   (註:約翰後來長大成為施洗約翰,即是日後為耶穌施洗的,也是因為批評國土納娶寡嫂,因而被捕下獄的施洗約翰。這位耶穌的姨表兄,後來被王后的女兒沙樂美向國土跳演七重紗脫衣舞,要求斬取約翰的人頭,約翰因此喪命這是有名的聖經故事,英國十九世紀作家王爾德著作『莎樂美』及奧國大作曲家史屈勞斯的歌劇『莎樂美』內『七重紗之舞』,就是依此故事而寫成。)
   第二十五節:約瑟,瑪利亞,帶著兒子耶穌,走向約旦,經過多日旅途,回到故鄉那撤列(Nazareth)
   
   
   第五部:
   第十三章:(第一至二十二節,敘述施洗先知約翰的童年及其教育)。
   第四五節.埃及撒卡拉(Sakara)佛教大廟祭司馬德諾弗(Matherno).成為隱士,在山洞教育約翰。
   第十二節:約翰表示不明白猶太人屠殺及人羔羊燔祭,怎會得到上帝寬恕及福庇。
   第十三節:馬德諾說:上帝並不要求人屠殺犧牲燔祭,這種殘忍野蠻的宗教儀式不是佛的,也不是婆羅門教的,而是向其他國土的邪教學來的。
   第十四節:『屠殺人類或動物牲口來燔祭,並不能消除罪孽!
   第十五節:『罪惡是由人心邪惡所產生的,人若要消除罪惡,必須自行反省悔改一切心中的邪念!
   第十六節『人必須恢復淨化心靈,淨化方法就是愛心,慈悲和公正,然後才可獲得消罪孽,獲得寬恕。
   第十七節:★『這就是你,作為先驅使者所應向世人傳教的。
   第十八節:約翰問:『什麼是寬恕?
   第十九節:馬德諾說:『就是償還孽債:人若對別人做了不義的事,必須償還,然後才可獲得寬恕。
   第二十節:這位韋陀菩薩又開示沒:『人的錯誤過失,只有目己才可以改正!
   第二十一節:約翰說:『那麼,.人除了他自己本身的力量之外,哪裡還有別的力量可宥恕他呢?他自己能宥恕自己麼?
   第二十二節:韋陀菩薩馬德諾說:『門是大大敞開的,你看見人回到正途,就是他的罪孽獲得宥恕了:』
   第十四章:(第一至二十七節,敘述韋陀馬德諾的教訓啟示。)
   第十九節:★『古時候,世上有很多照亮世人正的聖經,其中包括:韋陀經,波斯火經(Avesta),震旦道德經,還有許多佛經。
   第十五章,第三十一節:約翰被韋陀菩薩馬德諾帶回埃及沙卡拉佛寺教長十八年,直到他能夠克制自己為止。
   第一至第二十三章(敘述幼年耶穌在家鄉的情形。
   第十七章(敘述耶穌十二歲在猶太教堂講道)
   第六節,耶穌說:『假如人心中充滿著愛,他就不能殺生,他就不能作假證,他就不能貪婪,他就會以尊敬上帝和人!』
   第三四節:我看見一道金帶,將十誡連繫起來,金帶就是『愛』|.
   第十三節: 當耶穌與母親單獨相對之時,耶穌就說……
   第十四節:『猶太教拉比(夫子)認為上帝是特別眷愛猶太人的,而且特別降福給猶太人多於其他民族。』
   第十五節:『假如上帝果真如此偏袒猶太人,怎能稱為公正呢7』
   第十六節:『希臘人,羅馬人,撤馬利亞人,還有別的民族,不也都是上帝的兒女嗎7不是跟猶太人一樣嗎?』
   第十七節:『我認為猶太人已經自己建築起了一堵高牆,看不見牆外了!』
   第十八節:『猶太人不知道牆外有花朵盛開,有畜牧,有收割,還有其他民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天堂,會收反對派嗎? 天堂,會收抗議者嗎? 天堂,會收遊行者嗎? 天堂,會收不滿者嗎? 天堂,會收示威者嗎? 天堂,會收黃絲暴徒嗎? 不會收!